|
![]() |
|
如果宝宝出现这几种情况,说明情况不对,做好这几点,让宝宝健康成长-绍兴保姆!
时间:2021-10-18 08:08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妈妈A:我家寶寶爲什麼總是握拳? 妈妈B:我家孩子平時自己玩的時候手也能伸開,但是給他剪指甲時就會使劲握拳,要用很大劲才能掰開,這正常吗? 妈妈C:我家寶寶一個月了,平時手都是伸展的,正常不應該是握拳狀態吗?
新生寶寶手應該是什麼姿勢? 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寶寶的手大部分時間是呈握拳狀態,拇指被其他四個指頭包在里面,有時會伸出來。這是因爲寶寶大腦皮層發育尚不成熟,對手部肌肉活動調節能力有限,造成屈肌的力量要強於伸肌,所以寶寶總是攥著小拳頭。 當然,由於個體差異,也有些新生寶寶的手是呈伸展狀態的,但如果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一切正常,吃喝玩睡也挺好,妈妈則不用過於擔心。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神經係統會逐渐發育成熟,屈肌的力量就會逐渐減弱,伸肌的力量逐渐增強,二者會逐渐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時,寶寶的小手就會呈現出自然的狀態了。 如果超過4個月後,寶寶的手仍然持續握拳,不能張開或者拇指内收,就要警惕小兒腦癱疾病。
小兒腦癱是什麼病? 小兒腦性癱痪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痪,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内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损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爲主的綜合徵。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枢神經障礙綜合徵,病變部位在腦,纍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爲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语言障礙等癥狀。
小兒腦癱早期癥狀 1、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2、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3、感覺阈值低,表現爲對噪聲或體位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闹。 4、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因踏步反射影響,當直立時可見兩脚交互邁步動作。3月齡時雖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個月仍無站立表示或邁步者,既要懷疑小兒腦癱。 5、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月挺腰時頭仍摇擺不定。
握拳:一般生後3月内嬰兒可握拳不張開,如4個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抓物: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爲小兒腦癱。 表情:一般生後4~6周會笑,以後認人。痉挛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樣子。 動作:肌肉鬆软不能翻身,動作徐緩。觸摸小兒大腿内側,或讓小兒脚著牀或上下跳動時,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僵硬: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佈清洗時,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時,以及洗澡時出現四肢僵硬。嬰兒不喜歡洗澡。 過早發育:小兒腦癱患兒可出現過早翻身,但是一種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樣,而不是有意識的節段性翻身。痉挛性雙癱的嬰兒,坐穩前可出現雙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員那樣的足尖站立。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