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几个睡前坏习惯,悄悄“偷走”孩子身高不说,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绍兴保姆
时间:2022-04-21 12:31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几个睡前坏习惯,悄悄“偷走”孩子身高不说,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正值春季,大家身体容易疲乏犯困,对睡眠的需求也会增强。特别是对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睡好、睡饱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睡眠情况,你了解多少? 孩子睡眠时长不达标,已经成为常态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睡眠指南中提到,0~18岁青少年的标准睡眠时长为: 4~12个月婴幼儿:每天需要睡满12~16个小时;1~3岁幼儿,则需11~14个小时;3~5岁的儿童,则为10~13个小时;6~12岁儿童为9~12个小时;13~18岁青少年需睡8~10个小时。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睡眠时长都不达标, 且年龄越大的孩子,睡眠时间越匮乏。
睡眠不足隐患多,特别是春季 长时间睡眠不足,危害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像免疫力下降、情绪不稳、学习效率低、注意力难集中、影响身体发育之类的。 特别是如今春季,本来是孩子身高发育的“黄金期”,身高增长值相当于秋季的2~2.5倍,分泌的生长激素量又多,如果孩子在睡眠这一块上没补足,岂不是可惜。
明明知道睡眠的重要性,可还是有很多孩子睡眠不足,这是为何呢? 入睡习惯差,也会耽误孩子的睡眠 影响孩子睡眠的客观因素,一般大家都有所了解,例如学习压力大,特别是初高中生,为了提升成绩分秒必争,这势必要牺牲睡眠时间。 还有一点大家经常忽视,那就是入睡前的一些习惯,往往也会耽误孩子的睡眠质量和时长。特别是下面几件事,尽量注意避开:
1、睡前沉迷电子产品
注意!这些睡前习惯,可能正在毁掉你家孩子。 研究发现,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中,接近一半的人睡前都会接触到电视、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等。这些电子产品,正在“偷走”孩子的睡眠。
“睡前玩手机,越玩越清醒”的体验,想必很多人都感受过。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睡前玩手机8分钟,会让大脑持续兴奋1小时。 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体内褪黑素的合成,而褪黑素是一种诱导睡眠的激素,能帮助你在睡前放松下来,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一旦被抑制了,人就难以入眠、睡眠质量也会降低。 而且无论是游戏还是电视,里面的声音和画面,都会给孩子视觉和听觉造成一定的刺激,使其大脑处于亢奋的状态,自然也难以睡着。
2、睡前吃太饱 很多父母担心发育期的孩子吃不饱,所以会在睡前给他们加餐,实际上是多此一举。
3、睡前剧烈运动 一般睡觉前半小时,做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有助于让全身肌肉放松下来,能起到一定的助眠作用。 可不建议在睡前做剧烈的运动,这样同样容易令神经变得亢奋,肾上腺素飙升,孩子往往也会入睡困难,而且第二天起来身体肌肉还容易酸痛,影响精神状态,反而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件事:
孩子最佳作息时间 专家建议:如果想孩子能长高、身体发育更好,那么 最好在晚上9点半以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再起床。
这个作息时间是比较科学的,一方面能保证孩子睡够,第二天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又不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晚上11到凌晨1点,凌晨5点到7点),能帮助孩子长成大高个。 不过生长激素一般是要进入深度睡眠以后才有的,通常是在孩子睡后的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左右。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