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宝宝到了这个年龄学走路最佳,大人别着急干预,用错方法毁腿型-绍兴育儿嫂
时间:2022-07-08 08:12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导语:您的宝贝是什么时候学会走路的呢?对于宝宝的走路姿势,您是否仔细观察过? 曾经有人说,大人牵着宝宝走路很危险,正常情况,应该是宝宝自己主动的去走路,通常情况下,宝宝一周岁左右就会自己站立,到了一周岁两个月,已经基本能够掌握走路的技巧。但是现实情况则不是这样,很多宝宝都是早于这个年龄段,更多是家长提早的辅助宝宝走路,把宝宝过早的走路看成骄傲的资本。其实这样对宝宝根本不利。
第一,走路姿势错误。宝宝尚且非常的小,腿脚还不是很灵活,刚开始走路时会有腿脚不受支配或是僵硬的表现。假如大人牵着宝宝走路,宝宝很容易踮着脚走。这样走路姿势不对,也不美观,还容易影响到宝宝的足弓发育。长大后这样错误的姿势很难改正过来。 第二,平衡能力受影响。有时候宝宝扶着物体试着练习迈步,虽然很缓慢,但是家长不可着急,因为宝宝有思考的能力,她是在思考先迈出哪只脚,才能避免摔倒。其实这是每个宝宝的本能,有着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宝宝平衡能力的发展表现。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去搀扶宝宝,这样会让宝宝失去锻炼的机会,导致宝宝平衡感差,以后很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第三,错过宝宝的“黄金期”。这里说的“黄金期”,就是宝宝的爬行期。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宝宝会站立,就说明是想走路了,其实不然。很多家长自以为是的说“宝宝没经过爬行阶段直接会走了”,其实这个想法非常的错误,对于宝宝来说,爬行非常的重要。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六月左右就开始试着爬行了,宝宝在爬行的这个阶段,会学会很多技能,也能使得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以后宝宝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至于摔跤跌倒。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宝宝多练习爬行,不要让宝宝提早走路,而不练习爬行。
宝宝从坐到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不要过于着急和干预,可以引导宝宝,或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对事情产生兴趣。无论宝宝的身体发展到哪个阶段,爸爸妈妈都坚持两个原则,给予宝宝鼓励;不要过分的干预。只要坚持这两点,各方面的技能,宝宝都会摸索到其中的规律。对于宝宝的成长,不要过分的担心和焦虑,给宝宝充足的时间,让其独立的成长。 不知妈妈们是否听说过,其实宝宝光脚走路时最好的。宝宝穿鞋后,脚的弯曲度就会增加,对宝宝的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宝宝刚学走路的时候,最好试着让宝宝光脚走。当然去户外的时候,是一定要穿鞋子的,尽量选择舒适防滑、柔韧性好的鞋子。
宝宝学走路的其它知识: 1、是否需要依靠学步车?美国儿科专家建议,最好不要使用学步车,使用学步车会导致宝宝运动发育迟缓、走路姿势异常,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2、假如宝宝长到了一定的年龄,迟迟不肯走路,那可怎么办呢?这样情况是否要去医院求助医生呢?假如宝宝已经一岁三四个月了,还是不会走路,就应去儿科医院听取医生的建议,有相关的保健医生会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假如宝宝发育正常,无神经或是关节疾患,我们就应该对宝宝充满信心,鼓励宝宝试着自己行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等到宝宝的自信心建立以后,他们就会自己行走。假如偶尔的摔跤或是绊倒,也不要紧,这样反而能够锻炼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