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马思纯的童年让我明白: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然后才放盐和钙
时间:2023-11-10 08:17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人民日报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一个温馨宽松的家庭环境,不要吝啬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关爱孩子、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演员马思纯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人也长得甜美可爱,但是,她却没有一个阳光开朗的性格。 在综艺节目中,马思纯曾经爆料说:“我上高速公路的时候,从不敢去厕所,因为我害怕麻烦司机。”
马思纯的妈妈,是小姨蒋雯丽的经纪人,是一个干练又要强的女强人。 但马思纯的童年,爸爸妈妈对她的教育就是:“你要乖、要听话、要讨人喜欢。”以至于后来,马思纯被同学霸凌,都不愿意告诉父母,因为怕给他们带来麻烦,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所以说,父母的能力再强,父母的经济实力再牛,也不能代表他们就一定会教育孩子,也许家庭教育也很失败。 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曾经就说过:“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糖是人类的基础,必须先放!那我们应该具体如何理解这段话呢? 第一,“先放糖”,是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真的非常重要,这是人活得好的根本。 有一个粉丝朋友曾经这样说:“我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几个月就跟着爸爸生活,没有见过妈妈。明明长得漂亮又聪明,却从小很自卑。结婚以后,我一直都想偷查老公的手机,害怕他会突然抛弃我,一直生活在各种恐惧中。”安全感,是一个人幼年形成的内在模式关系决定的,婴幼儿时期的母爱缺失,可能是她缺少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一个婴儿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是来源于爸爸妈妈对他的照顾,爸爸妈妈的爱让他对周围的环境信任和依赖。 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孩子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是建立母婴依赖感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成为孩子心里最重要的人,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呢? 首先就是要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饿了就让他尽快补充营养,孩子哭了,我们就要检查孩子是不是需要换尿不湿,让他感觉到舒适。 父母细心的照顾,用心的呵护,小宝宝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心的。 而等孩子3岁后,家长也要继续撒糖,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他成绩好不好,长大后优不优秀,爸妈都会站在他这边,永远支持他。
这就是安全感,会让孩子将来更有勇敢,过得更幸福。 第二,“后放盐”,孩子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一些小挫折。 孩子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挫折,比如,三岁以后得孩子去上幼儿园,要克服离开父母的焦虑不安,还要克服“不会照顾自己而手忙脚乱”,需要与家庭之外的人交往,做得不好,还可能不受欢迎。 所有这些遇到的挫折困难,就是生活中的“盐巴”。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这些挫折,孩子会怎么样呢?父母以爱的名义,帮助孩子克服了一切困难,当孩子长大以后,身体虽然高大,内心却是一个依然没有“断奶”的娃娃。于是,我们就说“妈宝男”、“妈宝女”,他们依附父母生活,成为一个“寄生虫”。
孩子需要自己去成长,一些挫折是不能避免的,穿衣服遇到的困难让他学会照顾自己,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知道求助,交友当中的困难又让他们学会了独处。 每一步的坚持,都会是孩子将来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再补钙”,给孩子足够的力量,离开父母去独自翱翔。 有些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的,孩子去上幼儿园了,只有晚上和父母在一起了。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同学、老师在一起。
孩子上大学以后,我们大概要很长时间才能见他们一面。孩子工作之后,就只有我们抽时间过去看他,他还不一定有时间见你。 孩子如果孩子大了,就要离开妈妈,四海为家。我们经常说,孩子的翅膀硬了,再也管不了了。 孩子渐渐地长大了,父母需要给孩子也给自己,添加一点勇气,给孩子可以单飞的勇气,给自己敢于放手的决心,做一个拿的起、放得下的妈妈,孩子才能迎风破浪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有科学规律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些顺序弄反了,孩子的教育成长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和父母没有亲密的感情,孩子的青少年时期教育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不信任你,父母就是路人一样。 父母当孩子已经成年了,再想和他建立亲密的感情是不大可能的,他有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能力,父母过度的关心和照顾,反而会让他们反感。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尊重科学,是父母用心良苦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做最好的父母,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