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普】产后做好这几项,让你轻松度过产褥期 --绍兴月嫂
时间:2025-03-26 10:27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宝妈们在经过十月怀胎后终于“卸货”要和宝宝们见面了,在这个时候心情肯定是又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要和宝宝见面了,忐忑的则是生产之后要如何带宝宝,自己又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产后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好产后调理、如何过渡并适应这个过程吧!
第一:密切关注自己的阴道出血量 产后2小时内是观察和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医护人员会通过按压宫底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以及子宫内是否有积血。当产妇出血量比较大时,会出现心慌、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症状。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即告诉医护人员,让他们评估状态、酌情处理。
第二:经常按摩小腹 新妈妈刚生产完的时候,子宫可能还会像皮球那么大,新妈妈自己在腹部都可以触及。我们可以自己经常揉一揉小腹,如果子宫总是像个硬球,就说明宫缩良好,如果松软就可能会发生产后出血。 新妈妈在休息充足之后,可以适当的下床走走。适当的活动能加快血液循环,帮助恶露的排出,有利于产后尽快恢复。
第三:产后的饮食 由于新妈妈们刚生完产,身体尚未恢复,乳腺管还没有完全打开,如果吃得太油腻或者太补,都很容易导致乳腺堵塞。此外,像红枣、桂圆、老母鸡等大补的食物,都不适合在产后的前几天里食用,这些热性食物都不利于恶露排出。最好等恶露减少、颜色变淡后再开始食用。 产后24小时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宝妈们可适量食用一些蛋汤、蔬菜、瘦肉粥等,避免食用鱼汤和油腻的荤汤。
第四:尽早给宝宝哺乳 新妈妈们在产后半小时之内就可以给宝宝进行早吸吮早接触了。这样可以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使母亲体内产生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增强母亲的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也可以预防生理性乳胀和乳汁淤积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第五:抓紧时间休息 分娩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过程,新妈妈们在产后需要抓紧时间休息。这个时候新妈妈的身体非常虚弱,抵抗力也比较差, 应该尽量减少亲戚好友们的看望和拜访。太多人过来探望会携带一定的细菌和病菌,容易使妈妈造成感染,而且过于喧嚣嘈杂的环境也不利于产后妈妈和新生儿的休息。 在产后我们要养成和宝宝 同步睡眠的习惯,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休息,促进自身的恢复。
第六:尽快排出小便 宝宝出生后我们宝妈还有一个首要解决的大事——尽早自解小便。若产后不及时解小便很容易导致尿潴留,同时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所以产后一定要尽早排出小便,这是产后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顺产妈妈需尽量在产后4-6小时内自解小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多饮水,然后在家人的搀扶下,动作放缓一点(防止头晕摔倒),可以打开水龙头听听流水的声音或者用温水冲洗一下会阴,这样可以促进排尿。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宝妈仍不能正常排尿,并且膀胱还有饱胀的感觉,要及时告知医生。 第七:做好个人护理,预防并发症 1. 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巾及会阴垫,如厕后及时清洗会阴并配合医护人员消毒外阴。 2.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温水用软毛刷轻轻刷牙,饭后漱口。 3. 房间内保持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时产妇和宝宝避开风口、注意保暖。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