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姐妹们,产后别落下这件事!-绍兴保姆
时间:2025-07-12 16:30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人次
随着新生儿呱呱坠地,新妈妈们往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宝宝的悉心照料中。然而,在这段特殊的生命历程中,妈妈的身体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盆底肌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不仅关乎女性日后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态,更是实现全面康复、重拾自信的关键环节。千万别忽视这件事! 盆底肌:女性健康的"隐形守护者" 盆底肌是位于骨盆底部的一组肌肉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影响排尿、排便、性功能及核心稳定性。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因胎儿压迫、激素变化或产道损伤而变得松弛或受损,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产后盆底问题的常见表现 很多妈妈产后可能不太注意盆底康复,甚至误以为“漏尿、腰酸是生完孩子后的正常现象”。其实,以下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在提示我们的盆底功能出现了异常: 1、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漏尿 2、盆腔器官脱垂:阴道有下坠感,严重时能摸到突出物 3、性功能障碍:同房疼痛或快感下降 4、慢性腰痛或便秘:盆底肌无力影响核心稳定和排便
产后盆底康复的黄金期 1、最佳干预时间:产后42天检查后即可开始(顺产/剖宫产均需关注) 2、恢复周期:一般需3-6个月,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3、长期管理:即使产后无症状,建议坚持锻炼预防中老年问题 科学康复方法 01 凯格尔运动
▲此图为AI豆包生成 动作要领: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的肌肉,类似憋尿动作。保持收缩3-5秒,然后完全放松5秒,重复10-15次/组,每天3组。注意不要憋气,也不要用力收缩腹部或腿部肌肉。 小技巧:这个运动可以在很多碎片时间里进行,比如哺乳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练起来。 02 专业盆底肌修复 1、电刺激疗法:通过生物反馈仪器帮助精准激活肌肉 2、磁刺激治疗:无创技术改善肌肉神经控制 3、阴道哑铃训练:渐进式负重练习(需医生指导) 03 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久蹲、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2、控制体重,减少咖啡因摄入 3、如果有便秘的情况,可以在如厕时垫一个脚凳,让膝盖高于臀部,这样可以减少盆底肌承受的压力,有助于顺畅排便。 常见误区澄清 ❌ 剖宫产不需要盆底康复 →怀孕期间子宫压迫已造成损伤,剖腹产妈妈同样需要关注 ❌ 只有老年人才会子宫脱垂 →年轻产妇若康复不当,可能提前出现症状 ❌ 练瑜伽就能替代盆底训练 →部分瑜伽动作可能加重腹压,需结合专项锻炼 若出现持续漏尿、下体坠胀感或性交疼痛,请及时就医。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或盆底康复中心可提供肌电图、超声检查等专业评估。 妈妈的健康,是全家幸福的基石。产后康复不是奢侈,而是必要的自我关爱。从今天开始,每天花5分钟关注盆底健康,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坚持!
育儿资讯 相关内容:
|